禮儀時間

主日彌撒:週日-早上8:30、10:30 周六-14:30翠柏新村 17:00英文 19:30國語 每月第二週10:30阿美族語
平日彌撒:週一至週六-早上6:30

2015年6月13日

2015/06/14 堂訊

神父專欄
   55」這個數字,對內湖堂來說,今年特別有意義,因為它代表了內湖堂開始至今第55年了。55年和整個天主教會歷史比較起來,是非常短的一段時間而已,但人生能有幾個55年!55年在一個人生命成長的歷程,從嬰兒出世,經歷各個階段成長,已由兒童、青少年、成年到達壯年了;在人生的事業上,也由學習、工作、成家、創業,可達到事業的巔峰階段。「55」在生命的時光,可說正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時間點,俗語說:「55生風」(「虎虎生風」的諧音)不正是這個意思嘛!
    55生風」,風在聖經裡面曾用來表示天主的臨在(參閱列上1911~13);也曾用來形容聖神,就如同風一樣(參閱若38)。內湖堂第55年了,到底在這55年的時間,她改變了甚麼?她成長了甚麼?這是我們大家一起要來反省及答覆的問題。內湖自民國57年改為台北市行政區,人口數當時僅約4萬人,至今已成長至27萬人口數;反觀我們教友人數的成長是多少?內湖地區55年來,天主教教堂始終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反觀基督教的教堂、聚會所,已由一家發展到31家。我們聖堂的建築物55年來,沒甚麼大變動;基督教的第一間教堂湖光教會,已在內湖地區成為一個地標。
    既然,外在有形的東西我們無法與他人比較,是否我們更應加強我們內在的信仰,使我們雖不能有美麗的建築可炫耀,但我們能否有自信,我們是一個能提供人們找到美麗生命的福傳團體?
    55生風」正是挑戰我們團體,能否讓人在團體中經驗到天主臨在?能否在我們心中都充滿聖神?能否使我們堂區成為一個真正福傳的教會團體?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要問問自己,為達到這些理想,我還需要學習甚麼?我能為教堂做些什麼?我能去影響我身邊一兩個還沒有信仰的朋友嗎?希望為今年慶祝的55週年堂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開始動起來,聖神已在你心中了!

55生風,天主臨在,聖神同在,福傳尖兵。」

教宗方濟各專欄:
    61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家庭與疾病。教宗強調,在家庭受到疾病考驗時,我們不可讓它孤立無援。 
教宗表示:「若我們所愛的家人患了病,我們就『更加』痛苦和焦慮。是愛促使我們感受到這份『更加』痛苦的心情。」一位父親或一位母親經常更難忍受兒女的病痛,而非自己的病痛。教宗稱家庭似乎總是「一所最近的醫院」。
他說:「如今,在世界許多地區醫院仍是少數人享受的特權,而且經常距離遙遠。照顧病人並幫助病人痊癒的則是媽媽、爸爸、兄弟、姊妹和祖母。」
    福音記載了耶穌治癒病人的許多事跡,其中一件非常感人:「到了晚上,日落之後,人把所有患病的和附魔的,都帶到耶穌跟前,闔城的人都聚在門前。」(谷1:32-33
    教宗說:「倘若思考一下現代的大都市,我想知道哪裡有門可以將病人帶進去,希望他們被治癒!耶穌從未拒絕過為人治病。祂從未繞開他們走掉,也從未把臉轉向別處,不看他們。治病比法律更重要,即使是如同安息日不可做任何事那樣神聖的法律也應為治病救人讓路。」
    「法學士們斥責耶穌,因為祂在安息日給人治病,在安息日行善。然而,耶穌的愛正是治病救人和行善。這始終是首要之務!」
接著,教宗談到教會的任務是要幫助病人,而不是喋喋不休地空談;要經常幫助、安慰病人,減輕他們的痛苦,接近他們。
教宗提到瑪竇福音記述的一位外邦人婦人的事跡。這婦人再三懇求耶穌治癒自己的女兒。耶穌起先拒絕她,後來因她的信德而滿全了她的願望。教宗因此邀請信友們不斷為患病的親人祈禱,他說:「為病人祈禱絕不能減少,反而要更多,個人和團體都該如此。」

    教宗進而談到教育孩子從小就知道關懷家中病人的重要性。他說:「若教育使孩子失去對人的疾病的敏感度,人心就會枯竭。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對別人的痛麻木不,沒有能力面對痛苦和受局限的經驗。」
    我們經常看到男人和女人為照顧家中的病患徹夜未眠,白天又拖著疲倦的身軀走上工作崗位。教宗說:「那些默默無聞的英勇行為是在有人患病時作出的,是以溫柔和勇氣作出的。」 

  「若有家人的祈禱和殷切關懷,我們最親切和最神聖的情感及其軟弱及痛苦就能成為我們子孫的一所生活的學校。」
來源梵蒂岡電台
本週默想
   主耶穌曾經說過「種子發芽生長」和「芥菜子」的比喻,我明白其中精義嗎?
    我如何瞭解天主的國?我可以用什麼來比喻天主的國?
    我如何與天主合作,在人間拓展天主的國?

聖言金句
    天主的話是種子;基督是撒種者;所有來到他那裡的人,將生活到永遠。

2015/6/14 堂區報告

1. 【更正】上週公佈本堂傳協會各組事務主要負責人員名單,其中禮儀服務秘書處
c. 歌詠組:負責安排彌撒彈琴、日課、聖詠領唱、禮儀歌曲
原載主要負責人:
陳乃立 理事;更正為謝吉欽 理事
2. 【本堂】凡開車及騎摩托車來參加主日彌撒的教友,尚未申請方濟中學停車證,請盡快向王慧君姐妹申請,申請時,請提供:姓名、車號、及手機號碼。摩托車停放場所,在進入校門後右轉,右邊汽車停車格第3格後,有一斜坡上去,請在樹叢後,停車棚內排放整齊。
3. 【本堂】慶祝內湖聖母升天堂第55周年堂慶,將於823敦請台北總教區洪山川總主教,至本堂施放堅振聖事,內湖堂及成德堂,凡尚未領受堅振聖事之成年或青少年教友,主日彌撒後,向王慧君姐妹登記,兒童道理班的教友兒童,請向道理班老師詢問及登記

4. 【基督活力運動】基督活力運動內湖支會6月份勵志會,時間:本主日614日上午930,地點:方濟中學二樓活化教室。請活力兄姊踴躍出席。

5. 【聖堂志工團】上主日(6/17)無骨大雞腿排義賣所得3900元〈內含睛萍弟兄及素英姊妹奉獻金額900元〉。本主日義賣龍蝦撒拉一包500公克,真空包裝開封即可食用,一包200元數量有限,請各位兄姊共襄盛舉。
6. 聖堂志工團聖物奉獻已經開始,請奉獻聖物之兄姊將您奉獻之聖物名稱填入聖物箱旁之明細表內,以便志工兄姊整理。義賣所得作為建堂基金所用。
7. 聖堂志工團】志工團每周六早上9時起打掃聖堂,請各位兄姊能多多參與。歡迎願意奉獻時間的兄弟姊妹,只要將您的的大名填入教堂公佈欄志工團明細內即可,萬分感謝您的加入。
8. 【本堂】本堂今年派遣送聖體員共9位,舊任5位及新任4位:鄺子傑、周小玉、黃美蘭、游秀卿、林幼娥、張維玫、吳淑萍、王慧君、伍定中。
9. 聖母軍第2本堂聖母軍第2團,近期將在方濟中學一樓教師餐廳,星期日早晨,提供餐點及咖啡服務,所有盈餘將轉建堂基金使用。
【長青歌詠團】主日早上8:30彌撒後,在方濟中學至聖樓一樓小會議室內,提供長青歌詠卡拉OK歡唱,請長者們多多利用。

2015年6月6日

2015/06/07 堂訊

本週默想
每週的主日,我們聚在一起,重行耶穌在那令人難忘的晚上所做的:「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為大眾所捨。」
反省基督聖體聖血為我有什麼意義?我深信主基督親自臨在於聖體中嗎?聖體聖事如何轉變我的生命?

聖言金句
主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6:56)

教宗方濟各專欄:
         以聖體聖事為養料,我們就能走向抵拒分裂的道路。
    「你們要明認:在這餅内的,就是那被懸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體;在這杯内的,就是那從基督肋旁流出的血。因此,你們要拿去,吃祂的體,喝祂的血:你們已成為基督的肢體。你們要吃這神糧,合一的鎖鏈,以免你們互相分裂;你們要飲這聖血,得救的贖價,以免你們因罪而灰心喪志。」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基督聖體聖血節當天《頌禱》中的這段答唱詠為思路,談及「互相分裂」和「灰心喪志」的現實意義。
    教宗首先解釋「互相分裂」的涵義說:「若我們不聽從天主聖言,非但不彼此友愛,反而爭奪首位;若我們不鼓起勇氣為愛德作見證,不能提供希望,我們就會互相分裂。聖體聖事使我們避免彼此分裂,因為這聖事是合一的鎖鏈,是盟約、基督愛的生活標記的實現。基督自謙自卑,使我們存留在合一内。」
    因此,分享聖體聖事,以這聖事為養料,我們就能走上抵拒分裂的道路。
教宗接著表示:「基督藉著餅和酒的標記臨在於我們當中,祂要求我們讓愛的力量克服各種傷痛,與窮人共融,扶持弱小,友愛關注那些難以承受日常生活重擔的人。」
    教宗接著解釋「灰心喪志」在今天的涵義。他說:「灰心喪志就是任由時下的偶像崇拜來腐蝕我們,包括愛出風頭、無節制地消費、以自我為一切的中心、好競爭、優勝者心態的傲慢、從不承認有過錯或需要幫助。這一切使我們灰心喪志,使我們成為平庸、冷淡和乏味的基督徒。」
「耶穌傾流祂的聖血,作為我們得救的贖價和聖洗池,使我們洗淨一切罪過:我們要注視祂,到祂的水泉飲水,以免我們因罪而灰心喪志及受腐敗的侵蝕。」
    教宗表示,在體驗了基督轉變我們的恩寵後,雖然我們仍是可憐的罪人,但基督的聖血定能使我們脫離罪惡,恢復我們的尊嚴。

    「若我們抱持謙卑的誠心承認我們並無功勞,我們就能將吾主救主的愛帶給弟兄姐妹。我們就會是基督尋找匝凱和瑪達肋娜的眼睛;祂扶助身心病患的手;祂愛需要修和及諒解者的心。如此,聖體聖事賦予盟約現實意義。這盟約聖化、淨化我們並使我們在與天主的非凡共融中彼此合一。」                    來源~梵蒂岡網站